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高中教育 > 高中语文 > 正文
内容页banner-1对1体验

《云霓》赏析

2017-07-05 07:11:24  来源:网络整理

  《云霓》赏析! 尽管作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描绘的“云霓”并不能满足“大旱时代的渴望”,仅仅这几朵“云霓”还是太小、太少,不能带来沛然大雨,但作者坚定地认为,这几朵小云霓肯定可以给“大旱时代”的人们带来希望、安慰和勉励。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云霓》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霓》知识点大汇总

 

  《云霓》赏析

 

  首先是语言方面。整篇散文其实就是在叙述去年夏天的那场大旱时的情景,丰子恺用了较平凡的语言,来表达出他不平凡的思想。下面具体举些例子。

 
首先引人注目的便是文章的开头:“这是去年夏天的事。”我们都能注意到,这句话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两次。我认为,这一句话分别在两处起着不同的作用。先进次在文首出现是为了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而后,从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作者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对去年夏天所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第四自然段结尾那句“后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旱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子,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已经给读者带来一种事情看似就这么完了的感觉。可是在下一段,“这是去年夏天的事”又一次出现,仿佛又把人们的思绪又拉了回来,继续面对现实。这样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其次,是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一般,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都是为了强调。我认为在这里这个词组也不例外。作者多次点出“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是为了强调当时旱情的严重,“苦闷”和“恐慌”带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文章中的人们从较开始处于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到中途因为看到了远挂在天边的几朵云霓,认为可以摆脱这样的境况,到较后失望再次回到这样的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带给人一种在失望中看到希望,随即又是更深的失望的深深的挫败感。而第六段出现 的“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则是作者明确地引出了这词组的真意——代表着当时人民的苦难与生活的艰难。再将此层深意融入到之前的段落中,更显得回味无穷。
 
再次,文章中的许多词语用得相当形象。比如,第二段中,作者形容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这个爬字,体现出了一种艰难。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那样的干旱与炎热中,连水银也是一种不情愿,慢慢地,艰难地上升,更不用说当时的人们了。同样是第二段中,“河底处向天”,黄色的野草“矗立”在灰白色干土中。先进处,平常的河多为涓涓细流,带给人轻柔细腻之感,此处却是底处向天,毫无轻柔之感;第二处,我们所见的草从来都是柔弱的,而此处却用了“矗立”一词,试想,要让如此柔弱的草像日常生活中的高楼大厦一样,笔挺地“矗立”,该是要有多高的温度。这两处都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烈日炎炎,大旱所带来的残酷的景象。还有“充塞”一词,“充”表示充满,而“塞”,我们都知道,是用来形容将所有缝隙都堵死,不留一丝空隙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热气的强烈。再比如,第三段中,作者形容人们挑来的水“倒在水缸里好像乳汁”。我们都知道,乳汁对一个人的意义,对才诞生的婴儿来说,这就是生命的源泉。而此处,作者用乳汁来形容水,况且还是“沉淀起来有小半担是泥的水,更让人体会到了水的珍贵,就是这样的水,对那时处于大旱中的人们来说,却是比什么都珍贵的生命的水。还有在读到第四段中,“晴,晴,晴……一直晴了十天。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计其数”的时候,读者头脑中所浮现出来的那样的景象:大旱中的人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再盼着下雨,然而先进天——晴;第二天——晴;第三天——还是晴……直到不计其数。表现出少数人们由较初的希望,到失望,较后到绝望的过程。
 
 
 
请点击下载附件

点击下载

点击下载:《云霓》赏析.zip

 


  《云霓》赏析!为大家介绍好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0-121-121!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

文章下长方图-高三一轮复习史地政资料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寒假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