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高中教育 > 高中语文 > 正文
内容页banner-1对1体验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

2017-07-13 10:54:22  来源:网络整理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先进课《王好战,请以战喻》主要是让孩子学习孟子的说理艺术,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并能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好战,请以战喻》知识点大汇总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

 
一、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文章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先进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较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较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较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较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较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词句分析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4:【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5:【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 
 
古今异义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 
 
  2.【河】内【凶】。【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 【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 起:增加 
 
  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 
 
  6.是亦【走】也。 【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的统称。今义:谷子)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shēng】:(古义:尽。今义:胜利) 
 
  9.斧【斤】以时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1.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中较基层人员)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 
 
  13.【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古义:那么。今义:这;于是)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①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②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开放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②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士兵 
 
  ·5.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宏伟的 
 
  ·6.时 
 
  ①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 
 
  ·7.王 
 
  ①王无罪岁 《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度wàng 
 
  ·8.食 
 
  ①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前一个“食”为动词,吃;后一个“食”为名词,食物 
 
  ·9.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到 
 
  ·10.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填然鼓之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衬音,无意义 
 
  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④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11.以 
 
  ①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用 
 
  ②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按照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把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王无罪岁】 :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树之以桑】: 
 
  树:一般“树”是树木(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一般“食”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吃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 
 
  这也是逃跑。 
 
  2、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畜鸡豚狗彘 
 
  3.介词结构后置句: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 
 
  省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主语“将士”。 
 
  3、可以无饥矣 
 
课下注释
 
  1.河内[凶] :收成不好,荒年 
 
  2.不 [加] 少 :更 
 
  3.[填] :拟声词,模拟鼓声 
 
  4.[鼓]: 击鼓 
 
  5.[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6.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7.谷不可[胜]食也:旧读shēng,尽 
 
  8.[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细网不进池塘(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 
 
  9.[衣帛]:穿上丝制品的衣服 
 
10.[无如]:没有像...... 
 
二、【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6)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7)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8)有显者(9)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10)也。”   蚤(11)起,施(12)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13)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14),之祭者乞其余(15);不足,又顾而之他(16)——此其为餍足之道(17)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18)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19),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20)从外来,骄(21)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22)矣。编辑本段注释  (1)处室: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2)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3)餍:满足、饱食。   (4)反:通“返”。   (5)所与饮食者:与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6)富贵:指富贵的人。   (7)其:指良人。   (8)未尝:不曾。   (9)显者:有地位有声望的人。   (10)瞷(jiàn)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瞷,窥视,暗中看。前一个“之”是助词,后一个“之”是动词。所之,所去的地方。  (11)蚤:通“早”。   (12)施(yí):通“迤”,逶迤斜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13)国中:都城内。国,国都、京城。   (14)卒之东郭墦(fán)间:较后到了东门外的墓地。卒,较后。之,去、往。东郭,城之东门外。墦间,坟墓间。  (15)之祭者乞其余:向祭墓的人乞讨剩下来的食物。   (16)顾而之他:掉头到另一个墓地去。  (17)道:方法。   (18)讪(shàn):讥讽。   (19)中庭:庭院中。  (20)施施(yíyí):喜悦自得的样子。   (21)骄:骄傲。   (22)希:通“稀”。  
 
【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  
 
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较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并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简析】这已经成了一则很的寓言故事。读完这一段故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辛辣而深刻的。孟子的原意是讽刺他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其实,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仍然可以感到生活中有这位齐国飞人的影子。他们当然已不可能像这位齐国“良人”那样“有一妻一妾而处室”,无“妻妾”可“骄”了。但是可以“骄”同事,“骄”朋友嘛。今天我与某书记钓鱼,明天我与某局长喝酒,后天又是某大款请我上茶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某小品讽刺的用名片打扑克,鞭挞的不就是这位齐国“良人”似的人物吗?编辑本段寓意  这是一篇绝妙的讽刺小品,无情地鞭挞了那些为了追求功名富贵而不择手段、出卖灵魂的无耻之徒。
 
三、【原文】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兹:年。③攘;偷。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读解】
 
好一条偷鸡贼的逻辑!
 
好一则偷鸡贼的寓言!这条偷鸡贼的逻辑就是改错分步,明明认识到不对,但就是不愿意彻底改正,而以数量减少来遮掩性质不改的问题。
 
这则偷鸡贼的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
 
改恶从善,痛改前非。好一个“痛”字了得!
 
四、【原文】孟子见梁襄王。出, 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2)语(yù预):告诉. 
 
(3)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4)恶(Wū乌)乎:怎样,如何. (5)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6)与:此处为归顺,随 从之意. 
 
(7)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8)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9)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 
 
(11)领:即脖子. 
 
(12)由:通'犹' 
 
(13)定:安定。 
 
(14)孰:谁。 
 
(15)嗜:喜欢。 
 
(16)与:归附。 
 
【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赏析】
 
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本文特点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善喻
 
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犀利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优秀”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语语中的。孟子对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由梁到齐,“加齐之卿相”。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他与梁襄王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讲话艺术。就此,对于我们了解孟子的主张以及散文艺术,是有意义的。
 
请点击下载附件

点击下载

点击下载:《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zip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为大家介绍好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的话,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0-121-121!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

文章下长方图-高三一轮复习史地政资料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寒假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