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小学教育 > 小学数学 > 正文
内容页banner-一对一体验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2018-10-28 15:29:06  来源:网络整理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小学的数学课程,虽然是一些基础性内容,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不少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诸如“同一道题频繁犯错”、“家庭功课总写不完”等现象。殊不知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一)

  小孩子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如何培养小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

  预习应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培养。低年级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可由老师及家长一起配合帮助其完成。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应用预习提示,课前导语等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先独立思考,把不懂得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另外,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在生活中寻找即将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让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实践性。

  2.课前准备的习惯

  在家准备好第二天课堂所需要的学习用具,并做到孩子自己整理归放,这个工作不能让家长代替完成。在学校,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文具盒,草稿本,功课本,加油站等。孩子在上课前要优先就位,调整好上课的状态。老师要观察孩子的状态,并督促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主动发言的习惯

  孩子举手是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孩子来说,举手不仅仅是回答问题,也是提醒自己注意力集中的一个较快捷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多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应注意鼓励举手的行为,而不要过多评判孩子回答问题的正误,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与充分的肯定,给每个孩子基本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孩子觉得手没有白举,对主动发言就更有积极性了。

  4.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用眼睛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应当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和动作,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孩子应该看着黑板,当有同学在发言时,其他同学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小学课堂上,当老师发现孩子有发呆、走神、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等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并引导。特别是数学课堂讲到关键知识点时,与数字、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紧密相连,规则性很强,所以教师应加强跟孩子的情感交流,保证孩子的课堂效率,从低年级引导,到高年级形成自主有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5.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求孩子要有认真阅读,提取要点的能力。阅读例题和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孩子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养成圈点做笔记的习惯。孩子如果在回答问题或者做题时发生了错误,引导孩子从课本的知识点中找到根源,从而对课本感兴趣,。教师可让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在预习时,上课时和出现错误时,自己整理并摘抄知识点,如各种概念、定义、法则、公式等,便于养成孩子自主学习和阅读课本的习惯。

  6.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

  小孩子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严重,原因一方面是低年级量少,理解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是做题急躁,不愿审题。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的前提,教师应从低年级起,就引导孩子逐字逐句读题审题,不多字少字,在读准确的前提下,再帮助其理解。理解题目后,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孩子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的关键。教师应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审题,列式,,验算,作答。孩子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应该养成这个基本程序的习惯。

  7.功课复习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让孩子形成这种意识:功课不要急于做功课,一定要先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要及时整理笔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我查漏补缺,主动询问老师,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

  8.独立完成功课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教师要从刚开学就规范功课要求,包括格式、书写、完成时间和检查步骤,跟家长做好沟通,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需要家长配合监督孩子的功课完成情况,重点是功课习惯的培养,认真思考后再答题,书写规范,对功课中出现的问题,独立思考,确实不会也不要依赖家长,带着问题来学校问老师,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解题能力。功课完成后要仔细检查,及时订正功课中的差错,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后在同类问题上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9.质疑问难的习惯

  喜欢提问题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后天的教育中或者被抹杀,或者会变成一种质疑的习惯。低年级孩子,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喜欢问问题,教师应当鼓励孩子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求同存异,培养孩子质疑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提出的质疑,教师应当给予孩子恰当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鼓励,肯定这种爱提问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释。

  10.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小孩子的自律性都欠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他们从小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诊断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安排等。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自律性,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就去主动学习,该活动时也能放松得去玩。

  11.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训练时,应多提供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孩子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孩子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

  12.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让孩子养成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错题集。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归纳自己容易出错的题型,总结出错的原因,反思改进的方法。在这个错题集里,选题也要由教师花心思。包括孩子尚未理解、掌握的题目,易错题,难记题,典型例题等。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一些题。选题不一定要多,要尽量具有代表性,类型尽量不要重复。在每道题后面留下一定的空白,方便注解。孩子自己找到解题规律后,也可标注上自己的方法。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孩子一定有不小的进步。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一些经验之谈,还有很多有待探索和提高的领域,在以后的教学中,勤写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跟孩子一起成长。

 

(二)

  “习惯可以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下面主要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种主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听讲、阅读、探究、功课、合作。

  说到听讲,就必须说上课前的准备。在上课铃响之前,孩子就应该准备好上课的东西,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教师来上课。专心听讲是孩子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孩子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听,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二是要边听边想,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教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教师提出来,巩固孩子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三是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②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抓住孩子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孩子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孩子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孩子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阅读是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则,对于例题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①过程重点读。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孩子阅读中间过程。②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孩子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精读概念。③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阅读要遵循过程,即感知——理解——发展。初读教材,要循“序”而读。沿着教材所揭示的知识发生、发展顺序追根溯源,探索每一步骤推理的依据,依着数学知识的结构,将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从整体高度加强认识形成感知;数学教材中的文字,多为提示思想性文字和结论性文字,语言简炼、准确。要能掌握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就要在逐字逐句阅读的基础上精读,要斟词酌句,注重要点,把握精髓,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研读教材,要对每一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参阅其他书籍,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随时针对“疑难”研究探讨,使孩子得到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孩子上课时边听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做功课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孩子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逐步训练孩子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引导孩子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在问题解决之后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改变条件或结论去发现新问题;要注意纠正个别孩子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孩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孩子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孩子有操作的机会,使孩子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功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巩固知识的必要保证,要认真对待。要养成先复习后功课、先思考再动笔的好习惯,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同时功课书写规范化,功课订正自动化。即做功课要态度认真、书写规范,功课做完后要自觉检查。做功课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孩子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从低年级起,引导孩子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先进位。对于高年级孩子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另外教师布置功课要做到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要求要高,目标要明。其次要树立功课榜样,在功课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功课展示给孩子,使孩子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只有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培养孩子细心的功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孩子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合作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孩子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孩子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可见,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就让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慢慢摸索,共同总结,让每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小编推荐:

  小学语文学习重点

  小学数学学习重点

  小学英语学习重点

 

  以上就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希望对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大家如果在学习中有什么疑问,欢迎拨打爱智康免费电话:!那里有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解答。

文章下长方图-小学写作范文精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1对5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