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学科专栏 > 正文
内容页banner-一对一体验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易错点汇编

2019-01-11 22:34:40  来源:本站原创

  高三语文期末诊断易错点汇编!董老师给同学们汇总了高三期末诊断中大家会遇到的难题,希望大家在期末诊断之前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下面是高三语文期末诊断易错点汇编!祝大家期末顺利,加油!(点击附件免费下载完整版)

 

 

 

想要了解高三语文期末易错题的相关资料,请点击加入【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员“小康康”索取!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学习资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关消息,请持续关注!


  高三语文期末诊断易错点汇编


  爱智康高中学科部 董瑞瑾老师


  高三的上学期即将进入尾声,在本学期同学们需要抓紧时间查缺补漏,在有限的时间内补足自己的短板,以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进步。董老师给同学们汇总了高三期末诊断中大家会遇到的难题,希望大家在期末诊断之前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


  一、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听雨堂记


  乙未,中郎①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②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③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


  (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


  【注释】①即袁宏道,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②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③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


  (1)下列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


  B.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洁身自好


  C.庶几得遂于晚岁 庶几:或许,大概


  D.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 不啻:无异于,不亚于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 或可以免于功名


  B.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而乃违性乖质


  C.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乃欲学陶


  D.其乐尚减于吾辈 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 为自己的闲居之所题写匾额“听雨”


  B.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


  D.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5)阅读先进段和注释②,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


  (6)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


  (1)A


  (2)B


  (3)D


  (4)参考译文:现在来吴县担任县令,政令简明、政治清平,全然不见他处理政务的繁忙,但是他心中常常好像并不快乐。


  (5)苏轼与苏辙从小“未尝一日相舍”的兄弟情深;长大及游宦四方后,希望团聚、重享“夜雨听萧瑟”的闲居之乐;宦途多年,兄弟没能相聚的遗憾。


  (6)袁氏兄弟间的情感不亚于苏氏兄弟;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作者(袁中道)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不是功名之人;对苏轼兄弟的覆辙有所鉴戒。


  解析: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A项,治朝: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2)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B项,连词,表转折,却;A项,有的/或许;C项,连词,却/连词,才;D项,介词,比/介词,从。


  (3)此题考核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文意分析,D项,“把弓折断”错误,应为“弯弓射箭”。


  (4)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令吴中:担任吴县县令;令简政清:政令简明、政治清平;了:全然;繁:繁忙;其中:他心中;不自得:不快乐。【评分标准】“令吴中”“令简政清”“了”“繁”“其中”和“不自得”,翻译正确,各1分。(6分)


  (5)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要求根据文意概括文中词语的的含义,答题摘取文中的重要此句然后概括整理,此题注意根据文中和注释的句子“未尝一日相舍”“游宦四方”“夜床风雨之感”“不得与子由相聚”概括要点。(4分)


  (6)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此题要求概括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的理由,答题的区位在较后一段,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或可以免于功名”“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有鉴于子瞻之覆辙”概括答题要点。【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大作文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较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 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范文:


  诗歌全民化的熏陶作用


  余光中先生溘然长逝那日,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他写给儿子的那首情真意切的长诗。打开朋友圈,我很欣慰地发现许多人也都在转发先生生前的名篇诗作。这是一个诗歌全民化的时代,我很感激自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


  诗歌全民化,顾名思义,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怀着对古典诗词深沉的热爱,对现代诗歌独到的理解,对诗人这个职业的一份崇敬。处于诗歌全民化时代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有一份诗意深深扎根于我们内心的精神土壤。能将这样一份高雅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旋律宣扬,对于青少年乃至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是大有裨益的。曾经那个歌舞升平,娱乐至死的物质时代,正在逐渐被今日的文化、传统与诗意所取代,留给人一份厚重感和历史认同感的同时,它呼唤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有一份诗意的社会环境,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极大地陶冶效果。大观园中海棠诗社的姊妹们比试诗艺,争妍斗艳的同时增进友情,陶冶性情。国文老师坚持让我们一手一本诗集,翻开《朦胧诗选》,顾城的“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的绵绵情意,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坚强,还有北岛的决绝、海子的苍凉都涌上我的心头,然而较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个学问颇丰的民国时代,不乏诗意,不乏大师。


  诗歌正如文学需要生活这个土壤一样,倘若失去了全民诗歌的这样一个文化基础,也难以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张爱玲到了那个“除了冲水马桶先进外一无所长”的国度后再难写出白流苏,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浮躁低俗的环境下只能产出些拙劣不切实际、互相抄袭的写手。中国诗歌网上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我们才有信心回归以前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人人吟诗的古典风雅才可能重现于我们现代人身上。


  诗歌全民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仅留下些老少皆宜的“下里巴人”。诗社的全国泛滥也的确应引起我们的一些警惕。不管怎样,理解与否,我们都应怀揣一份对高雅诗歌文化的尊敬、欣赏。


  诗歌全民化在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追求高雅文化,有利于摆脱低幼化文学作品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对诗歌全民化时代的到来感到欣喜、感激!


  解析:


  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针对“诗歌”火热的现象,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立意时对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阐明理由即可,可以从正面予以肯定,提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可以从反对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炒作;还可辩证的分析。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如采用辩证的角度分析,提出观点后,首先从一些事实中看出“诗歌走红”是传统文化回归的可喜表现,应该大力倡导;然后从不同名目的诗歌节的背后分析其中的炒作成分;较后提出解决方式:享受诗词、净化心灵。

 

  相关推荐:2019北京高三期末试题【汇总】

       2019北京高二期末试题【汇总】

       2019北京高一期末试题【汇总】

 

 

  爱智康高中教育频道为大家分享的高三语文期末诊断易错点汇编到这里就结束啦,有关北京高中各科辅导的课程,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绝不可以眼高手低。只要大家学习认真,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好。

文章下长方图-作文精选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1对1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