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高中教育 > 高中语文 > 正文
内容页banner-1对1体验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

2019-02-14 18:17:29  来源:网络整理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今天是正月初十了呢?你们说五天后是什么好日子?哈哈哈,猜得没错,就是每年都要吃汤圆的元宵节啦,下面是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寒假剩余不多了,好好珍惜!

 

 

 

想要了解背诵复习的相关资料,请点击加入【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员“小康康”索取!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学习资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关消息,请持题目,续关注!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一)


  卷一 梁惠王上


  一 反映了孟子主张“重义而轻利”,反对”后义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强调仁义,并不是不讲利,他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而维护的是国家、社会的公利。孔孟都不反对个人追求合理的“利”。


  二 孟子告诫君主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痛苦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独乐”,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较终导致王朝的覆亡。


  三 “王道”是孟子的政治哲学,而“仁政”是实行“王道”的具体政治措施。


  四 通过揭露和批判暴政虐民,阐述了“仁”的思想,表达了孟子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爱。


  五 反映了孟子“仁者优秀”的思想,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国家大小,兵甲利钝,而是取决于是否实行“仁政”,以及人心的向背。


  六 反映了孟子希望通过行“仁政”,达到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的思想。


  七 孟子这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行“仁政”的两个措施:一是“保民”,二是要“敬德”。


  保民——要“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务、深耕易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然后先富后教,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


  敬德——推行“仁政”的关键在于国军的“德”,国君的“仁心”是“仁政”的基础。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用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老百姓,提高社会道德,也就是“推恩”。


  卷二 梁惠王下


  一 本章和第2章、第4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二 强调“与民同乐”


  三 孟子认为,大国对小国应以仁者的态度,尊重小国,不引起小国的疑虑,这样可以保有天下,这是仁者乐行天道。小国对大国应以智者的态度,安于小国处境,不与大国对抗,这样可保有国家,这是智者敬畏天道。如此,大小国家能和平相处,这就是“仁”的实现。


  四 强调“与民同乐”。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五 阐述“王政”内容,指出实行“王政”应“与民同欲”。同时,孟子不是“禁欲论”者,而是“节欲论”者:①肯定人欲的合理性;②主张满足人欲,与百姓“同之”,一方面国君要节制过分的奢欲,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欲望。


  六 主张君王应勤政爱民。


  七 针对用人和杀人问题,提出一个“慎”字。强调要认真仔细考察。体现的原则:一是主张“兼听”,反对“偏听”,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二是尊重事实,即使是对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经过事实的验证。


  八 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九 孟子提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孟子认为使用人才应尊重人才,让人才学以致用,而不是让人才“姑且舍女所学而从我,也就是不要按照国君的主观意图来办事。


  十 反映孟子的战争观。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因此,他把战争是否应当进行的标准和是否有利于老百姓联系在一起。


  十一 重申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救人民,而不是占领土地。


  十二 用现实的教训告诫邹穆公,说明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十三 小国应该团结百姓,独立自强,而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即使较后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十四 只有行仁政,致力于国家的长远之计,这样也许能够成功。


  十五 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像太王那样,放弃滕国而出走;二是“效死勿去”。但能实行的只有“效死勿去”,就是希望滕文公能推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有可能成功。


  十六 孟子此时已经七十多岁,已达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因此,对于鲁平公不见自己这件事,孟子一不埋怨鲁平公,二不埋怨臧仓。他认为,一个人要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支使他;一个人不做什么,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


  卷三·公孙丑上


  一 反映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的思想。孟子从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实行王道的条件进行比较,认为“古”难“今”易,因为当时齐国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地广;而是民庶;三是民心向往王道。齐国如果能够借助有利条件实行仁政,那么统一天下则易如反掌。当然,孟子的言论也过于理想化。


  二 前一段论述养气,后一段评论孔子。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声、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先进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三 比较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孟子认为霸道是靠武力征服,人表面服从并不心服,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因此,只有依靠实行仁政,才可以称王天下。


  四 孟子主张国君要重视人才,勤政爱民,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防范于未然。提出了三项实行仁政的政治措施:1“贵德尔尊士”;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3“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五 孟子提出实行仁政的五项措施,认为实施了这五项措施,可优秀于天下:士、商、旅、农、氓,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虑。这符合了孟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也就是先得民心,才能优秀于天下。


  六 孟子阐述“性善论”的基本观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仁”的学说、“王道”、“仁政”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性善论”的主要内容:1“四心”说及“四端”说;2“四心”“四端”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准;3天赋善性,天赋道德;4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完备,在于后天的培养。


  七 孟子强调的“反求诸己”,首先应该为“仁”,然后才能知耻,才能做到“反求诸己”。“反求诸己”体现了孔子的“为仁由己”的思想。


  八 孟子的“与人为善”是指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把它吸取过来,以完备自身的善,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善与人同”。孟子强调的是大家一起为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为善,或仅仅是帮助别人为善。


  九 孟子批评伯夷气量小,柳下惠不严肃。反映了孟子用世心切,主张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根据具体条件调整相应的措施,也可以看做是对“不动心”的一个补充说明。


  卷四公孙丑下(人心向背;士人的修养)


  一 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天时和地利,而是人和,表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一个侧面。


  二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仅是表现在礼节形式上。他提出了两个观点:①臣的恭敬不应该只在礼节形式上表示恭顺,而是表现在“责难”和“陈善”。②君的珍贵,不应表现在地位的优越上,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三 孟子的“受”与“不受”,都是根据礼义。


  四 孟子强调为君为官都应该尽忠职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孟子关心人民疾苦,对人民怀有深厚的同情。


  五 孟子谈论为官应当“尽忠职守”的问题。相对于蚳蛙,孟子认为自己是客卿,不是朝廷命官,因此没有必要负责任。前进后退是有充分自由的,所以没有离开齐国。


  六 从孟子对王驩的态度,可看出孟子的耿介作风。(王驩越俎代庖,独断专行)


  七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十 说明孟子不贪图荣华富贵,不为金钱所收买,而是以“王道”是否在齐国实行来决定是否留在齐国。


  十一 说明孟子是一个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的人。想要挽留孟子,较重要的是要劝齐宣王改变态度,重用孟子,而不是用空话挽留。


  十二 反映了孟子行为处事的灵活态度。一个人胸怀平治天下的抱负,就不能以小节自限。要做到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要严于义利之辨,又不要做气量偏狭、自命清高的“小丈夫”。这种想法跟孔子所说的管仲不拘小节,而讲究大节的行为相类似。


  十三 反映了孟子平治天下的坚定信念和不怨天尤人的高尚品德。


  十四 反映孟子考虑的不是名利和钱财,而是重视理想和抱负能否实现。


  卷五 滕文公上(阐述人性善的问题)


  一 孟子提出“性善”,并勉励滕文公学习圣人之道。孟子认为滕国虽然是个小国,如果滕文公学习尧舜,也可以有一番作为。


  二 孟子针对滕文公办理父丧之事,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求滕文公以身作则,治丧要遵循“礼”制,这样老百姓才会从善如流;孟子的这种思想和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二是提出“行仁由己”的原则,强调个人蹈行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 孟子仁政的重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和孔子说的先富后教的思想是一致的。孟子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四点:①“取于民有制”,老百姓的负担不能太重。②对人民征收要有一定税制,主张采用“助法”。③兴办庠、序、学、校,教育百姓。④恢复井田的共耕制度。


  孟子的爱民思想是值得称赞的,但他的仁政主张中理想化的成分较多。


  四 孟子驳斥了农家许行的学说。


  农家许行的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们假借神农氏的名义,主张食为八政之首,坚持农业生产。二是主张国君也要与百姓并耕而食。三是其他生活用品用粮食交换。


  孟子从两个方面反驳许行的学说:①以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反驳许行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②从事物间存在质的差别性出发,批驳许行的平均主义。


  另外,孟子谈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师生之情。孔子以德化人,把门人看做自己的子弟,弟子们也事师如父。


  五 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张,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 滕文公下


  一 先进、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二 论述士的气节问题。其中孟子认为女子不能违背父亲和丈夫的意见,这是狭隘的。


  三 孔子和孟子都提倡士人做官,但做官要走正道,要符合“礼”制度,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官职。


  四 孟子认为,“士”的职责是宣扬“仁义”,农夫的职责耕种收获粮食,这是社会分工不同;“士”和农夫都“有功”,都应当“得食”。他主张根据客观效果给予报酬,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取舍。


  五 本章从国势强弱角度提出施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性。


  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作为一个教育家,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七 孟子阐述士应当遵守礼制,不能主动去拜见诸侯。如果士要见诸侯,那就要走正道,办正事,而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去拜见。


  八 孟子主张人要知错就改。


  九 反映孟子积极捍卫儒家学说,坚决反对杨朱、墨翟学说的态度。杨朱主张“为我”,这是极端自私;而墨家主张“兼爱”,这是极端的利他。


  十孟子认为人们眼中的“廉洁之士”陈仲子时位“伪廉士”。因为他把所谓“廉”极端化了,想万事不求人,实际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连父兄君臣上下都不要了,这是抛弃了大义。因此,不能把他的小操守误认为是他的大操守。


  卷七·离娄上


  第1、2、3、4、5章主要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这五章孟子阐述的仁政思想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崇尚人治,道德教化,但并非否定法制,而认为“徒法不能以自行”。二是主张法先王,率由旧章,认为尧、舜、汤、文、武等先王之法是治国永恒不变的准则,这是有局限性的。


  一 孟子提出治国应当做到:一是国君必须效先王,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二是在高位者必须是仁者,国君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以身作则,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三是提出对臣的要求是不能“事君无义,进退无礼”,强调臣子对国君要恭敬。(但不是少有的顺从)


  二 从正面说明无论为君为臣,都要效法尧舜;另外,还从反面说明“不仁”的危害。


  三 孟子阐述“仁”与“不仁”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不管是个人的荣辱安危,还是国家的兴废存亡,都取决于是否行仁义之道。


  四 孟子主张“反求诸己”,这是儒家修身的要诀。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不要埋怨别人,而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


  五 孟子提出,国家、社会的根本是国民素质,因此要治理好国家,就应当提高国民素质。


  六 谈论治国与巨室之间的关系。孟子提出通过修德来使其心服,巨室心服了,道德教化就能畅通无阻地宣扬,这样天下才能够和谐安定。


  七 孟子认为,天下有道,社会有序,道德平庸的人被道德高尚的人役使,才能一般的人被才能高超的人役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天下无道,小国被大国奴役,弱国被强国奴役,这种弱肉强食也是天理。无论大国或小国,要想天下优秀,先进的途径就是实行仁政。


  八 阐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孟子主张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二是天命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承认天命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对西周以来天命观的修正。


  九 阐述了“仁政”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君要想得到民心,必须施行仁政。


  十 孟子认为一个人说话、做事要坚持仁义,不应当自暴自弃。


  十一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承认宇宙间有“道”的存在。儒家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问题,他所说的道,实际上是指“仁”。儒家认为,“道”不在外面,不在远处,就在人的心里。因此,孟子认为行道,要从身边做起,从加强内心修养做起,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十二 孟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以诚。无论是对父母或朋友,还是为官从政对百姓,只有以诚待人,才能感动别人。


  十三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才能得天下,而得民心很重要的一点是:奉养老人。得到老人的心,在老人的感召下,也能得到年轻人的心,这样就能天下归心。


  十四 本章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孟子一是反对那些帮助贵族敛财的人,二是反对诸侯间的侵略战争。孟子认为,诸侯之间的不义之战实指是争夺土地。


  十五 孟子主张观察人要“听其言也,观其眸子”。孔子主张观察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十六 孟子针砭伪善者。孟子认为,“恭”和“俭”不是装出来的。因为,对于“辱夺人”的国君,不要轻信他所说的,更不要为他装出来的笑脸所迷惑。


  十七 体现了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孟子主张做事要讲原则,但也应知道变通。


  十八 孟子作为教育家提出的“易子而教”是符合教育原理的。


  十九 阐述了“善”与“孝”的关系,提出人首先要养护好自身的善性,才能真心诚意地奉养父母。


  二十 国君要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国君正,则天下人正。天下人正,则国家安定。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和儒家身教重于言行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十一 在个人修养方面应注意如何对待别人的赞美和非议。


  二十二 主张讲话应当谨慎,不能信口开河,这和孔子说的“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十三 好为人师者自以为是,自满自大,喜欢人阿谀奉承,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足以为人表率。


  二十四 孟子提出,尊敬长辈是本分,不能找借口违“礼”。(古时的师生关系,仅次于君臣、父子,所谓“天地君亲师”)


  二十五 孟子不愿乐正子学习古人之道,只是为了生计,而奔走权门。


  二十六 孟子认为,不娶无子是较不孝的,显然是从封建社会立场出发的。


  二十七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高尚品质,就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义是根基,智与礼乐,都是从仁义生发而出;而


  仁义较核心的是孝悌。


  二十八 孟子通过讲述舜不以天下大悦而归己为重,而以侍亲尽孝为根本,通过孝心来感化天下人的行为,体现了“孝”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卷八·离娄下


  一 说明历代圣王所持的道义准则是一样的,都是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二 孟子对子产的“惠民”(用自己的车帮助人们过河)提出批评。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应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困难,而不是搞小恩小惠。


  三 第三、四、五章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提出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臣关系的好坏,决定于国君,但他反对对君主的“愚忠”。


  四 民本思想在君臣关系上的体现。孟子主张对国君不是惟命是从,逆来顺受,而是要以“义”为准,以国君对百姓的态度来选择是否拥护他。


  六 孟子主张做事不能违背“礼”,不能违背“义”。


  七 孟子主张有德才,要负起教育“不中”、“不才”的责任。如果不对他人进行教化,那就跟没有德才差不了。


  八 “有所不为”与“有所为”选择的标准是“仁义”。


  九 告诫人们不要宣扬别人的不善。


  十 赞扬孔子恪守中庸之道。


  十一 主张为人处事要讲“大信”,而不是讲“小信”。说话和做事讲信用,这是可贵的品质,但不能少有化。是否讲“信”,取舍的标准是“义”。


  十二 人不能失去“赤子之心”。


  十三 孔子对丧事的主张是重真情,反对形式,而孟子却主张厚葬,这就有点奢侈了。另外,墨家是反对厚葬,主张薄葬。


  十四 孟子认为,人只有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高深的造诣。这样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十五 做学问首先要博览群书,能够详尽地解说它,然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才能用简约的语言说出它的精神实质。


  十六 孟子主张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只有以身作则,道德教化才会有效果。


  十七 讲话要有根有据,要说真话,这样贤者才会被重用,发挥才干。


  十八 以水为喻来说明人生的道理:一是认为一切事物都要有本源,就像有源之水,才不致枯竭。二是讲无本之水,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无本之水不会长久是名不符实,应引以为耻。


  十九 孟子以舜为例说明,人与禽兽的差别在于人性善,有仁义之心。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良心泯灭,那就与禽兽无异。另外,还要注意孟子所说的“仁义行”与“行仁义”的不同,“仁义行”是指出自本心,“行仁义”是指克服私心才能做到。


  二十 孟子认为,效法圣王,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十一 孟子对孔子的赞美。


  二十二 孟子以儒家的承前启后的接班人自任。


  二十三 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所选择的不能违背仁义。


  二十四 孟子认为,羿被逢蒙所杀,羿也有过错。一是收弟子不慎重,没有注意对方的道德人品;二是羿只教技术,不教做人。而孟子对庾公之斯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体现了孟子在对待君臣关系上不主张“愚忠”。


  二十五 孟子主张性本善,但很注重的是后天的“养善”。


  二十六 孟子反对主观臆测。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智者”应当掌握这种规律。孟子所说的“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律。


  二十七 反映孟子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可看成是他遵守礼制。孟子不想趋炎附势,而且平时就看不惯王驩的为人,所以不想与他说话。


  二十八 孟子主张君子一定是要以仁与礼待人,二是要反思自省。孟子认为,君子要不断自我检查、修身省己,努力向善。君子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爱人”“敬人”。


  二十九 孟子认为,处境不同,表达仁的方式不同,但内心实质是一样的。另外,本章可以看出,儒家对在盛世和乱世中处世所持的态度。


  三十 儒家评价一个人很重要的道德标准是:能否尽孝。孟子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详细分析匡章与一般认为的五种不孝无关。认为匡章不是不孝,而是“子父责善而不相遇”。


  三十一 孟子认为,曾子的离开和子思的不离开是符合“礼义”原则的。


  三十二 孟子认为,不仅自己甚至圣人尧、舜也同一般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看一个人不是看表面现象,因为仁与礼是存于内心的。


  三十三 本篇讥讽了钻营无耻的人。齐人的妻妾,良知未泯,对丈夫的卑劣行为感到羞耻,相对而泣。


  卷九·万章上


  一 孟子对舜尽孝的赞美。舜拥有财富、地位、民心、美女等,却还是忧愁。因为舜无论自己怎样孝敬父母,只要得不到父母欢心,就会深深自责,认为自己不孝。(孝悌为仁之本)


  二 体现了孟子通权达变的思想。舜的不告而娶,孟子认为是舍小从大,权衡得当,符合正道。“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也说明了圣人之心,能容得下天下。


  三 孟子对舜的赞美。舜在当了天子之后,不因为袒护弟弟而放弃君臣之礼法,也不因为坚持礼法而放弃兄弟的情义。


  四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人伦关系不应有所变化,还应该以同样的心态,孝敬父母长辈。另外,本章中提到的“以意逆志”是指设身处地以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本意。


  五 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孟子认为,舜能否继承帝位,不是决定于尧,而是决定于天。天的决定是根据民意,孟子主张“天意”与“民意”的同一,这种“君权天授”实质是“君权民授”,与汉儒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是不同的。


  六 孟子主张禅让制,是以民心向背为依据的,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度,禅让制度有三个优点:一是可以避免争权夺位而爆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疾苦;二是让贤德的人治理国家,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三是旧国君对未来国君有一个认识扶植的过程,能够了解老百姓对新国君的态度。)


  七 本章是孟子对伊尹的赞美。伊尹以“仁义”为准则,先是“独善其身”,后来“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一代圣人。


  八 孟子对孔子的赞美。给我们的启示:一是交友要谨慎,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二是一个人的品行,可以通过他所交往的朋友来判断。


  九 孟子对百里奚的赞美。


  卷十·万章下


  一 孟子认为伯夷是“圣之清者”,伊尹是“圣之任者”,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而孔子是“圣之时者”,能够审时度势,因时而处,克服了他们三个人的局限。另外,孟子主张“智”与“圣”应当合一,才能取得圆满的效果。


  二 主要阐述周朝的官爵和俸禄制度。


  三 孟子主张交朋友应当没有任何私心,要诚心诚意。这样结交的朋友才靠得住。


  四 阐述交际之道。交友是要交心,要心心相通。交际只是人们之间的表面往来。本章孟子所说的交际,实际是指君臣上下间授受去就的关系。孟子针对万章的提问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主张不能辞退长者的赏赐;二是认为遵循道义交往,按照礼节来往,这样的馈赠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馈赠是犯法的,则不能接受;三是提出以孔子的行动作为衡量的标准。孟子主张对不义的诸侯应当区别对待,这实际上也是儒家通权达变思想的体现。


  五 儒家主张做官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是为了丰衣足食。如果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去当官,就应当只做小官,恪尽职守。如果不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去当官,那是为了贪图富贵,是可耻的。


  六 论述君主养士尊贤之道和君臣关系,强调君主队士人应有合乎礼节的尊重。孟子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张有常职的有常禄,无常职的无常禄,认为无职而受禄是不合礼的;二是认为士人偶尔接受国君周济是可以的,而赏赐则不能接受,如果国君尊贤,就应当给他适合的职位,而后赏赐,这才是合乎礼的;三是国君对待贤者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以对待师友的态度与其相处。


  七 论述国君招臣之礼和国君召见庶人和贤者之礼,以及君子怎样正确对待与国君的关系。孟子主张君臣关系应当严格按“礼”行事,对于违礼的事情,应当拒绝。


  八 主张交友要广泛;二是提出读书解诗,应“知人论世”。


  九 主张臣下对君主不能盲目服从,不能愚忠,而是要匡君谏主,对于有“大过”的国君,则应当另立国君。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出于爱民的情怀。本章还谈到了贵戚之卿和异姓之卿的区别:异姓之卿只对国君负责,如果反复劝谏国君都不听从,可以选择离开,而贵戚之卿不但对国君,更要对社稷负责,如果反复劝谏,犯大过的国君不能改过,可以另立新君。


  卷十一·告子上


  先进至三章是孟子与告子之间围绕“人性”的辩论。


  一 本章孟子驳斥了告子“性犹杞柳”的论调。告子认为,人性自然,不含道德因素,像自然生长的杞柳一样,后天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怎样加工。孟子认为告子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按照告子的观点,必须砍伐、伤害杞柳才能制成被杯盘,那么“仁义”也必须伤害、毁坏人性才能成。)


  二 本章孟子驳斥了告子“性犹湍水”的论调。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是中性的。孟子则认为,善始人的本性,就像水要向下流一样,而且认为人性也可以改变,就像水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运动方一样。显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要注意后天的养护,否则人也可能变成恶的。


  三 孟子用类比的方式驳斥了告子“生之谓性”的论调。告子提出“生之谓性”只是说明了人的动物性,而没有体现人与动物的不同,也就是抹杀了人性。孟子主张性善论,是把人当人看,强调了人与动物的不同。


  第四、五章主要辩论义的内在性问题。


  四 告子主张“仁内义外”,他错在只把“义”看成客观事实,忽视“义”和人的内心联系。孟子主张“仁义内在”,“白马之白”与“白人之白”是客观事实,没有分别,不涉及感情。而“长马之长”和“长人之长”是有区别的,这两种情况都涉及情感问题。


  五 本章还是关于“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的辩论。孟季子认为,“义”会随着外部客观情况不同而变化,说明“义外”。公都子请教了孟子之后,对孟季子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第六章主要阐述孟子的性善论。


  六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但孟子并不认为仁、义、礼、智天生就是完备的,而只是有达到完备的可能。这就是说人性本善,但要注意后天的养护,否则也可能变成恶的。


  第七至十五章主要论述人的本性的养护问题。


  七 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在“富岁”和“凶岁”时,人们的表现不一样,说明环境对人有影响。因此,人的本性虽是善的,但要注意后天的养护,而不要被环境所左右。


  八 阐述了对善的养护问题。孟子以牛山的树木作比,说明有的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不注意后天的养护,而不能说明其本性就是恶的。


  九 孟子提出施教者应当不断地启发诱导孩子,不能“一暴十寒”,请教者应当努力学习,专心致志,这样才能有好的结果。


  十 阐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的问题。儒家的舍生取义的思想,就是要坚持操守,讲大仁和大勇,在生命和义发生冲突时,要做出正确的取舍。


  十一 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失去的善心,找回已有而失去的善心,是物归原主,这样能减轻或消除向善者的畏难情绪。


  十二 有种人不知道对于做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在小的方面追求优秀,在大节方面却无动于衷,不注重自身修养。


  十三 批判有些人只懂得培养树木,却不懂得怎样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孟子这是强调要注意对自身的养护。


  十四 本章还是强调对善的养护。孟子认为在个人问题上,不能将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同等看待,更不能因为小的部分、次要的部分而去损害大的部分、重要的部分。具体地说,就是不能因为对肌肤、四肢的爱护而忽略了对自身善心的养护。


  十五 孟子指出,人应当“从其大体”,而不是“从其小体”,也就是强调要树立向善的思想,这样自己就不会被耳目之情欲所左右。一心向善,当然就可以成为君子。


  (第十六至十九章注意论述“仁义”问题)


  十六 孟子认为,“人爵”是别人给予的,而“天爵”是靠自己努力修养得到的。人不能一味追求富贵,而不注重道德修养。


  十七 孟子认为“贵”有两种:一种是拥有权力地位和金钱名望;另一种是心存仁义,道德修养好。前一种别人能给你,也能从你这夺去,是外在的。而后一种是靠自己努力修养得到的,别人给不了,更夺不走,是内在的,因此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心存仁义,就能在面对权贵或富豪时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十八 孟子指出“仁一定能战胜不仁,所以不能因为暂时力量对比悬殊怀疑“仁”的力量。当然,“仁”要战胜“不仁”,要注意积蓄雄厚力量。


  十九 “仁”有一个成熟与否的问题。


  (第二十章阐述在学习和为人处事方面,应当高标准、严要求)


  二十 孟子指出在学习和为人处事的大道方面,应遵循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者要严格要求孩子,孩子要遵循老师的教导,讲究科学方法,这样才能成才。


  卷十二·告子下


  一 孟子经常谈到礼义。要注意的是礼的含义有三种:一是指礼法,即社会政治制度;二是指礼义,即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三是指礼义,即人际交往中的礼节、习俗。


  本章孟子主要论述“礼”与“欲”的关系问题,儒家主张以“礼”来规范“欲”。当“礼”与“欲”发生冲突时,孟子认为如果不违背“礼”的基本原则,可以不考虑形式,可以通权达变。不过,这种儒家思想的灵活性不能违背原则性。


  二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进德修身,不存在“不能”而是存在“不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中存在仁义礼智的萌芽,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进德修身,不断扩充“四心”,较终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因此孟子告诉曹交,学习古圣贤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一个人要以先贤为榜样,遵循孝悌之道,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自然能水到渠成。


  三 本章孟子阐述如何正确对待父母过错的问题。孟子认为父母犯大错子女有怨恨,这说明子女与父母关系密切,感情深厚,这才是孝悌之道;父母有小过失,子女则应当宽容对待,这也是孝悌之道。


  四 本章孟子主张要讲“仁义”而不是讲“利”。孟子认为反对战争是好的,但是不能从功利方面去劝说国君。因为“利”是相对的,对他有利,可能对己不利;对己有利,可能对他不利。如果仅仅是从利出发,战争就不可避免。另外,如果仅仅讲“利”,就会伤害君臣、父子、兄弟的人伦关系,这样违背仁义,国家必将走向灭亡,反之如果讲仁义,就可以称王天下,这是孟子的理想。


  五本章孟子主张要遵“礼”行事。孟子认为季任送礼合乎礼仪,而储子送礼不合乎礼仪。因此孟子对他们的态度不一样。


  六 孟子认为,君子处世方式可以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以“仁”为准则。评价一个人是否是贤者,主要看他内心的仁或不仁,而不是看他的名望功业。而淳于髡却以名声和功业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贤明,他对孟子的指责简直是求全责备。孟子之所以在齐国不得志,不是因为孟子不仁,而是因为齐王不能实行仁政。


  七 本章反映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仁政的思想。孟子的历史观是“今不如昔”,因此,他对西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的评价是“一代不如一代”。他认为,春秋五霸不能以礼事天子,而是联合诸侯讨伐不听自己命令的诸侯,开疆拓土,实质是想取代周天子。因此,他认为五霸是三王的罪人。各诸侯国大夫,不是劝国君实行仁政,而是以国君好恶作为自己的好恶。因此,孟子认为各国大夫是诸侯的罪人。


  八 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反对通过战争来夺取土地,主张走正道,实行仁政,这样老百姓就会来归顺。战国时期,国君贪欲无已,一心只想通过战争来增加人口与土地。当时鲁国已经衰弱,而齐国是个强国,鲁国如果去攻打齐国,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九 孟子战争观的反映。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因此,他认为那些为国君通过战争兼并土地、掠夺财富的所谓良臣,实际上是民贼。作为臣子,应当劝谏国君走正道,实行仁政,而不是为讨取国君的欢心,频繁进行战争,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视而不见。


  十 孟子治国思想的体现。孟子认为治国是以民为本的,主张税收应当适当。他认为税收太多或不够都对老百姓不利。这是孟子爱民情怀的反映。孟子认为,税率小于十分之一的,是落后民族之道,多于十分之一的是桀纣之道,十分之一才是尧舜之道。因此,他认为白圭拟以二十取一,本意是想实行宽民的税法,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如果税收不够,国家管理不到位,反而会带给老百姓灾难。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可贵的。


  十一 白圭治水用“堵”的方法,却自诩治水的本领胜过禹。孟子对此进行了批驳。孟子提出,一是从方法上讲,治水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水性,要区别“引”和“壅”的不同;二是从效果上讲,引水入海,顺其自然,这样才能造福百姓。否则,“以邻国为壑”,危害邻国,这是仁人不忍心做的。


  十二 儒家一贯主张要讲诚信。一个人如果不诚信,就可以为了私利私欲随便撒谎,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有操守。


  十三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较终要的是要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从善如流。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二是有限的,只有广泛听取众人建议,集中大家智慧,才能治理好国家。


  十四 孟子提出君子出仕的准则。孟子认为君子是否做官,取决于国君态度如何,以及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本章孟子把士人的做官辞官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国君以礼相待,想实行自己的主张,那就可以去做官;一旦发现国君不实行自己的主去就辞官,孔子在鲁国的去就,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国君不想实行自己的主张,但能以礼相待,也可以去做官;但礼貌一衰就要辞官,孔子在卫灵公那里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生死之交,如果国君能够悔过,就可以接受救济,否则就要辞官。


  十五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管仲告诉齐桓公,安逸等于毒药,不可以怀恋。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正视困难和挫折,磨炼自己的心志,才能取得大的成就。其实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的。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本章也可以看出,孟子的“天命思想不是主张听天由命,而是强调顺势而为,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十六 孟子作为一个教育家,认为对于那些不屑于去教育的人,不给予教育,也是一种教育。一个人如果有上进心,求教却不被理睬,会感到是一种羞辱,那就会进行自我反省。


  十三卷·尽心上


  一 第1、2、3章主要反映的是孟子的天命思想,他主张不论命运如何,一个人都应当加强修养,顺势而为,全力以赴,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注意理解孟子说的“心”、“性”、“天”、“命”四个概念。“心”是作为人的生命的主宰,人在后天,应当保持“四心”不断扩充,培养本性,这就做到了尽心知性。孟子认为,“心”是“天”赋予的,而“性”表现于“心”,“天”是“心”、“性”的较高依据。


  二 本章孟子将命分为“正命”和“非正命”。孟子主张无论命运如何,人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顺受其正”。立于危墙之下而被砸死和触犯刑律而被处死,这是咎由自取,是可以避免的,孟子称之为非正命,是死有余辜;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追求人生理想而死,这是正命。


  三孟子认为,命运只能限制客观事功成败,限制不了人的主观修身进德和完善人格的努力。他主张性善,认为仁义礼智是本来就有的,因此他说“求在我者也”。本心追求自我完善,当然可以得到;否则,不注意后天对善心的养护,就会失去。


  至于客观事功,或者说名望成就,应当从正当突进追求。得到是“有命”,但也可能得不到。因此外在环境和个人际遇等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孟子说“求在外者也”。


  四 本章反映了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孟子提出“强恕而行”是求仁的较好途径。


  五 孟子提出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一个人只有理性地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感情用事,才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六 本章和第七章都是谈羞耻心的问题。


  七 一个人只懂得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就会失去本心,自然不知羞耻。一个人能将不如别人看成是一种羞耻,才会追求上进,这也就是“知耻而后勇”。


  八 孟子认为国君与世人交往,国君要礼贤下士,士人要不畏权势,双方都应当忘了“权势”,而是出于“好善乐道”交往。


  九 孟子主张“士人”无论“穷”还是“达”,都不应该放弃追求人生理想,要坚持个人操守,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要注意的是孟子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有所不同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的意思是一个人穷的要有操守,不能为了摆脱穷困胡作非为;一个人富贵不能骄奢,而应当多为国家和比人多做一些贡献。“达则兼济天下”与“达不离道”的意思类似。但“穷则独善其身”相对来说会比较消极一点。一个人处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这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地多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别人的事,这样更好。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也”的伊尹,他能够做到“治亦进,乱亦进”(《孟子万章下》),其处世态度就比“穷则独善其身”更为积极。


  十 孟子认为,“豪杰之士”无论外部条件如何,都积极追求人生理想,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是“豪杰之士”人格独立与自信的体现,也就是与“凡民”的不同之处。


  十一 孟子认为,一个人心里装的是兼善天下,没有贪心,就是把春秋时晋国的韩、魏两大家的财富都给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是品德谦逊的表现。


  十二 孟子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出发点如果都是为了老百姓,那么劳役和杀人也不至于招致怨恨。劳役老百姓,其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比如修桥筑路。而杀极少数人,目的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生活安定,生命有保障。这样的措施当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十三 孟子认为,对于治国,实行“王道”和“霸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霸道”是凭武力,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只是小补于当世,如管仲辅佐齐桓公。而“王道”,圣王以身作则,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感化,就会使老百姓一天天趋向于善。


  十四 强调教化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认为,良好的规则制度只会让老百姓因为畏惧而遵守,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让老百姓自觉遵守规则制度。


  十五 反映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孟子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天性,无需学习和思考。我们要注意的是,人性虽是善的,但这只是善的萌芽,后天应该注意对善的扩充。如果后天不重视对善的养护,那么可能出现兄弟互相残杀的场面。


  十六 孟子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舜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其实很少,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他能区分是非善恶,从善如流,全力以赴地一心向善。


  十七 孟子认为,为人处世应以“仁义”为准则,违背仁义的事不仅不要去做,连想都不要想。


  十八 孟子以“孤臣孽子”为例说明,逆境反而使人深谋远虑,通达事理。一个人如果养尊处优,往往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如果身处困境,反而会督促人奋发图强,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九 孟子认为,有道之人推己及人,圣人是通过正己来正人的。


  孟子将人分成四等,一等比一等高。先进等是接近国君的人,只是为了讨国君的欢心,来求得个人的富贵利达,朱熹称这种人是“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第二等是“安社稷臣者”,这种人对国家忠心耿耿,但战国时期,有的是为兼并土地侵略别人而战,有的是为保卫自己国家而战。“安社稷臣者”的所作所为,不一定都是正义的。第三等是“天民”,如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他们只有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情况下才愿意出仕,否则宁愿闲居一生。第四等是圣人,圣人是惟思正己,则物自正。


  二十 儒家认为人生的至乐,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追去。本章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种较快乐的境界,即使是“王天下”都比不上。因为“王先下”位尊权重,可以极尽一切享乐,但这只是物质上的,而作为国君,行动并不自由,处理繁重政务,甚至忧心劳瘁。另外,可能还有人对此虎视眈眈,图谋不轨。舜就是将尽孝悌视为比“王天下”更重要的人,孟子说过,“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孟子离娄上》)。


  二十一 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仁义理智根植于他心中,不会因为外部条件不同而改变。君子的仁义理智,不会因为位高权重或穷困潦倒而有所增减,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十二 孟子一贯推崇“王道”,主张实行仁政,周文王就是实行仁政的典范。文王善待老人,天下归心。他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善待百姓的制度,使老百姓有能力奉养自己的老人,不至于挨饿受冻,当然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然而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老百姓有冻馁之虞。因此,孟子以老百姓没有挨饿受冻作为王道的较低标准。


  二十三 孟子阐述了社会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孟子认为百姓富裕了,道德就会提高;社会富裕了,社会道德就会提高;反之,百姓穷困了,道德就会低下;社会穷困了,社会道德就会低下。孟子提出百姓富裕和社会富裕的方法是:“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孟子这里所说的和他提出的“有恒产然有恒心”是互相贯通的。


  二十四 站得越高,眼界就越宽阔,自己的志向也就越远大。孟子认为君子追求“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而通达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我们不论为学还是做事,一是要从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二十五 本章指出舜与跖的区别在于行善和求利的不同,从而说明了圣人与小人之间道德本质上的区别。


  二十六 反映了孟子的中庸思想。 杨子是极端“利己”,墨子是极端“利他”,孟子对此都持否定态度。孟子主张执“中”,但执“中”要懂得通权达变,否则就变成了执一,损害了“道”的原则。因此,我们处理问题时要执中,善于变通,不走极端,更不能思想僵化。


  二十七 孟子指出不能饥不择食,急功近利,而应当选择正确的内容加以学习。人处在困境时,容易失去心智,相信一些错误的东西,这点应引起我们注意。


  二十八 孟子赞赏柳下惠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二十九 启示我们:无论为学还是做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三十 尧舜和汤武都是行仁义,但又有所区别:尧舜禅让,发自人性而自然中道,其心不违仁,是先进等的圣王;汤武革命,是顺天应人,以天下为重的仁义之君,是第二等的贤君。而五霸是借仁义之名行争霸之实。


  三十一 孟子认为行仁义可以通权达变,对与错要看做事的目的。


  三十二 许多人不理解“士”的“不耕而食”,认为他们白吃饭。孟子认为“士”所做的是大事,能使国家安定富足,人心向善,贡献更大。“耕”与“不耕”表明社会分工不同,而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十三 孟子认为“士”应当志向高远,行“仁”施“义”。


  三十四 孟子主张看人应看大处,不要被小节所迷惑。本章启发我们看问题应该把握主要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此外,从中也可看出,在孟子心中,较大的仁义是“忠”和“孝悌”。


  三十五 儒家认为“仁”较重要的是“孝”,因此,主张“亲亲相隐”。为了成全孝道,不惜以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本章假设的事是“杀人”,而孟子仍主张“子为父隐”,认为舜不能阻止法官逮捕父亲,但可以抛弃天子之位带着父亲逃跑。孟子的这种思想和现代法治社会的理念相左。


  三十六 孟子说明环境对人的气质、体质和修养的影响。孟子所讲的“居”,即环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地位;一是生活条件。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的本性大致相同,但天赋的性“善”,仅是人性向善的起点,要注意后天人性的完备。后天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的“反求诸己”,二是客观的环境和教育。


  三十七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士大夫都喜养“士”,孟子告诫士人要自尊自爱,不要像猪一样被人豢养着。从另一个角度说,国君和士大夫应礼贤下士,做到“食”、“爱”、“敬”三者统一,才能使“士”为其所用。


  三十八 孟子认为圣人言行形色是表里如一的。


  三十九 孟子认为为父母服丧尽孝,既要真心诚意也要注意形式,不应短丧而短,这是违礼的。按照《仪礼·丧服记》的说法,王子的母亲死了,因为父亲还健在,王子不能为母亲守孝三年,甚至无服,可以只是穿穿麻衣,母亲下葬后就要脱掉麻衣。为母亲乞求数月之丧,虽是越礼,但情有可原。这是“执中而权”。


  四十 孟子作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提出了五种教育方法,反映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亦多术”等教育思想。


  四十一 孟子认为,无论教与学,都不能人为地降低“道”的标准。


  四十二 孟子阐述人对“道”的正确态度。若“天下有道”,做到“以身殉道”是比较容易的;“天下无道”,要做到宁死不屈从于无道,这样难度很大。本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不能没有操守,没有原则,为一己之私而甘听从权贵的驱使。


  四十三 孟子提出了自己教弟子的原则,说自己不教“挟贵”、“挟贤”、“挟长”、“挟有勋劳”、“挟故”而问的人。从中可看出,求学者一定要态度谦逊,而不能“有所挟”。


  四十四 反映了孟子的中庸思想。儒家反对“过”与“不及”,认为处理问题要“执中”。


  四十五 孟子主张“亲亲、仁民、爱物”,以父母兄弟为亲,以其他人际关系为民,对亲当亲,这叫作“亲亲”,对民当仁,这叫作“仁民”。“亲亲”与“仁民”有亲疏之分,爱的层次不一样。至于“爱物”,是由“仁民”向外延伸,爱草木、禽兽、“亲亲、仁民、爱物”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四十六 孟子提出处理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大义”和“小节”,先抓住主要矛盾,不能颠倒主次。


  十四卷·尽心下


  一 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本章批评梁惠王不仁,为了扩张势力进行战争。孟子认为仁人之恩,自内及外,也就是“亲亲而仁民”;不仁之祸,由疏逮亲,先是祸害百姓,然后是祸害自己的亲人。


  二 反映孟子的历史观。他认为诸侯有罪,只能由天子征讨,诸侯之间是不能互相征讨的,所以判断是不是义战的标准是看是否尊重天子,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和利益。


  三 《尚书》中记载武王伐纣的《武成篇》有一句“血流漂杵”,孟子认为,武王伐纣是仁义之举,不可能“血流漂杵”,所以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主观推断并不能肯定或否定客观事实。但孟子对古书“去伪存真”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不加分析地“尽信书”,要独立思考,也不能“尽疑书”,尤其是对于科学类的书,如果不是理论高深的学者,不可轻易持怀疑态度。


  四 孟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他认为应以德服人,而不是靠武力来称霸。即使是武王伐纣,孟子也认为他真正依靠的是“仁”,才使殷商的百姓心服。


  五 孟子认为老师传授的只是方法,要想达到高深境界,主要还需靠自己去独立思考和领悟。这和通常所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 孟子认为君子不论富贵或贫穷,都能安之若素。


  七 阐明一个人对别人不仁会殃及亲人的事理。


  八 孟子提出了“今”不如“古”的观点。本章说明同一样东西使用的目的不同,作用也将不同,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九 说明“行道”要以身作则,才能推己及人,而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以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和别人。


  十 阐明有备无患的观点:只有平时注重修养,在身处乱世时才能不被迷惑,坚持操守。


  十一 真正懂得大义的君子不会看重名利和地位。“好名”之人,其实是很自私的,他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目的在于获得好名声。就像燕王哙,想得到类似于尧让位给舜的美名,竟把王位让给他的宰相之子,结果引起内乱,又招来齐国的侵略,内忧外患,险些把燕国断送了。


  十二 孟子认为,治国应该做好三件事: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重视礼义,抓好政治措施。其中,以“信仁贤”为本。


  十三 孟子强调以“仁”立国的重要性。


  十四 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对于昏庸无道、危及社稷的国君,可以依据民心的向背废弃另立。


  十五 孟子认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圣人的“行仁”能引导人们知错改过,向善的方面发展。


  十六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曾经说:“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要克制私心,让本心和良知显现出来,完善人格。孟子则说“仁也者,人也”。这里说的“人”,是指通过道德实践而达到优秀的人,是堂堂正正的人。通过“行仁”,完善人格,去掉兽性,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也将随之产生。


  十七 《万章下》先进章出现过相同内容,主要体现了孔子的爱国情怀。


  十八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孔子身处困境,却没有借助当地得势之人以求摆脱困境,宁死不屈;二是陈、蔡的君臣见死不救,势利之心昭然若揭。


  十九 孟子主张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非议。圣贤如孔子、文王,也难免被小人非议。一般人,更不用说了。因此,应理性地对待别人的非议,不要为其所蒙蔽。


  二十 本章阐明,贤人首先要明白事理,才能教育、引导别人,否则会误人子弟,就像现在所说的“要使孩子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本章给我们的启示:一是要有自知之明,切不可外行领导内行;二是不要好为人师;三是不要仗着位高权重搞一言堂。


  二十一 孟子用山间小路的成与废,来比喻人心的通与塞。孟子用这一比喻来说明无论修心或治学都应当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二十二 本章旨在说明,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高子的推断是不合理的,因为禹在文王前一千多年,他的钟纽,到战国时期已有一千八百年,即使不用也会断的。高子据此说禹的音乐高于文王的音乐是没有道理的。


  二十三 本章旨在说明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行为方式也应当随之改变。这一章可以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范例。孟子在齐国任客卿时,在灾荒年头曾建议齐王开仓救济灾民,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客卿了,却还想像过去在位时一样给齐王提议,就会被那些士人讥笑成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没操守。


  二十四 阐述“性”与“命”的关系。 孟子说的“性”,一是指动物性的性,即“人欲”,二是指德性的性。对于“命”,儒家主张的是“天命”,但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欲”,比如吃穿住行,如果没有得到满足,要认命,不可贪图享受而胡作非为。对于仁义礼智,不可借口“命”,而不积极学习。圣人就是不认“命”,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性”。


  二十五 孟子将个人修养按不同程度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乐正子只达到了“善”和“信”的层次,更高层次的“美”、“大”、


  “圣”、“神”恐非常人所能及。此外,本章也反映了孟子的美学思想,认为“善”与“美”是同一的,但“美”又高于“善”,然而不“善”的肯定是不“美”的。


  二十六 儒家主张执“中”,对墨子的极端“利他”和杨朱的极端“利己”持否定态度。一个人犯错,可能会从一个极端矫枉到另一极端,较终归于中道,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十七 谈治国之道。强调税收应取之度,如果税收太重,会导致百姓家破人亡,人伦尽丧。


  二十八 孟子认为国君要以土地、人民、政事为宝,不要只重视珠宝等财物而不管百姓和政务,那样国家必有灾祸。


  二十九 孟子认为若一个人不懂“大道”,没有君子那样的修养,只是凭借小聪明去做大事,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三十 孟子是一个宽容的教育家,只要来人是诚心求教的,就来而不拒,对于走了的人也不追究。


  三十一 孟子主张性“善”,但后天应加以修养。施行“仁义”,可以由小到大,由此及彼。另外,本章“言”与“不言”要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孔子曾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三十二 儒家主张进德修身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把握“大道”。


  三十三 孟子认为进德修身,没有功利目的,而是发自自然本心,至于结果如何,那是由命运来安排的。


  三十四 孟子提出要不畏权贵,体现了他“富贵不能淫”的思想。


  三十五 孟子阐明“养心”与“求利”的关系。孟子认为“求利”的欲望是会损害个人修养善心的。


  三十六 本章反映的是“孝”与“礼”的问题。曾参不食羊枣,是因为羊枣是他父亲曽皙很喜欢的食物,故而他不忍食之,与美味无关。


  三十七 本章主题是反对“乡原”。孟子谈到了四种类型的人物:先进种类型是“狂者”,这种人志向远大,富于进取,但往往言不顾行;第二种类型是“狷者”,这种人谨小慎微,能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却不思进取;第三种类型是“中道”之士,既不像“狂者”的“过”,也不像“狷者”的“不及”,而是遵循“中庸”之道;第四种类型是“乡厚”,这是孟子着力批评的,这种人道貌岸然,以伪善面目示人,四方讨好,八面玲珑,言行不相顾,或口蜜腹剑,或同流合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是十足的伪君子、老好人。孟子认为,“中道”之士较好,但“狂者”和“狷者”是可以交往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是值得提倡的。


  三十八 本章主要谈圣人之道的继承问题。孟子是以继承圣人之道的传人自居的,他曾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深处诸侯混杂的战国时期,提出继承圣人之道施行仁政,统一天下,恢复和平,救民于水火,是合乎潮流,顺乎民心的。孟子思想的精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二)


  《孟子》两章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重点字词解释:


  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地理形势。


  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的。


  5.七里之(郭):外城。 6.(环)而攻之:围。


  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8.(池)非不深:护城河。


  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放弃。 去:离开。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以:凭。 12.(固)国:巩固。


  13.(威)天下:威慑。 14.寡助(之)(至):到。 至:极点。


  15.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16.天下(顺)之:归顺。


  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


  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较好局面是 “天下顺之”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7、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利,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3、 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 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优秀国 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重点字词解释:


  1.(发)于畎亩: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择。


  3. 举于(士):狱官。 4.举于(市):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使命。于:给。是:这。 6.(苦)其心志:使……痛苦。


  7.(劳)其筋骨:使……劳累。 8.(饿)其体肤:使……饥饿。


  9.(空乏)其身: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乱: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忍:通“韧”,使……坚韧。


  12(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3.人(恒)过:常常。


  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所):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色:脸色。发:抒发。 18.而后(喻):明白,了解。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0.(出)则优秀国外患:在国外。 21.生(于)忧患:在。


  [内容理解]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3、 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思路结构]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较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先进段(1-2):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池非不深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顺之 9、故君子有不战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B、故:故曰,域民…… 扶苏以数谏故


  C、之: 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D、利: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五、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意思是 ,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和“ ”,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


  2、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是 。


  3、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4、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


  答: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


  5、请你根据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要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相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解释加点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管夷吾举于士 3、百里奚举于市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必先苦其心志 6、、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 8、人恒过 9、衡于虑


  10、而后作 11、征于色 12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曾: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B、亡:今亡亦死 国恒亡


  C、发: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D、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优秀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开头列举这些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2、本文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3、作者认为人才的造就需要有怎样的条件?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又需要有哪些条件?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课文第二段从正反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论述磨练激发人斗志的句子是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6、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项是(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7、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先进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1、人和 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多助 天下顺之 民贵君轻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4、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并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5、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1、共同点:都出身贫贱,但是在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作用:引出文中所要论述的话题,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2、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3、人才造就需经受苦难的磨练;国家长盛不衰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5、略 6、A、D、7、 略 (名言及事例提供: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事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少有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赏析】敬爱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对待别人的老人或孩子,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和孩子一样,那么,我们就将自己的爱施与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先进步。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赏析】老百姓是较懂得感恩的,执政者的每一个善举,都会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正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歌所言:“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那老百姓。”推而言之,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我们考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也使我们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过,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也更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所以,它能更为激动人心地为人们所传诵。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赏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布满正义、布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它是由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是一种内心下的正义所支配的勇气。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赏析】中国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解释】拥有道义的人有很多人相助,失去道义的人又很少人帮助。有很少人帮助到了极点,连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赏析】孟子所说的“道”,是推行仁义、施行仁政之道。为了强调仁政指导的重大作用,孟子接连运用对比,直接点出了“得到”与“失道”在结果上的区别——“天下顺之”和“亲戚畔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句话也成了后世儒生用来游说君王的重要法宝。


  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解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赏析】面对贫穷的折磨、暴力的威胁和富贵的引诱,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解释】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赏析】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少有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8、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孟子?离娄上》)


  【解释】不依靠规和距,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


  【赏析】规和距原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仪器,随着这句话,“规矩”这个词就成了“规则”的意思。孟子在这一句话中,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这个规则,既是指相应的刑罚,也是治做人应有的原则。达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违背了它,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了。一个人也是这样,没有了坚定的原则,只能是“墙头草,随风倒”。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解释】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丢失他们的先天本真之心的人。


  【赏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寻求人的道德,要寻求从先天带来的本真。在后天将这种本真加以引导,不使思想、行为变坏,就成为了君子。


  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上》)


  【解释】爱护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总是尊敬他。


  【赏析】这句话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去尊重别人,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本心的,非功利主义的。如果一个人将这种尊重着眼于具体的某人某事中,时常惦念:我给某人帮了忙,某人为什么没有给我帮忙?这样的结果,多数是“爱人者人难爱之,敬人者人难敬之”。


  1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赏析】在“鱼”和“熊掌”的价值选取对比中,人们倾向于价值高的熊掌。以此譬喻,在“生”和“义”的对比中,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因为人的一生中,“义”比活着更为重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高尚的价值取向。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赏析】“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的苦难观,“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功感,这一句话,激励了多少身处穷困中人以坚强的意志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殊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解释】人民大众较重要,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


  【赏析】孟子的这句话是其民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民众是天下国家的根本,民众决定国家的安危之乱,天子、国君和大夫要按照民众的意愿本事。这句话承认了人民大众在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解释】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先进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赏析】先进乐,是家庭之乐,人情之乐;第二乐,是自身之乐,道德之乐,第三乐,则是奉献之乐。人有自我需要的满足,有社会尊重的满足,尽现于此矣!


  15、一日暴(pù,同“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解释】(即使有天下较轻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16、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


  【赏析】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小编推荐: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劝学》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过秦论》

 

 

  爱智康高中教育频道分享的2019年高中寒假语文背诵复习《孟子》到这里就结束啦,有关高中作文其它问题,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有专业老师帮大家解答

文章下长方图-高三一轮复习史地政资料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寒假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