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高中教育 > 高中语文 > 正文
内容页banner-1对1体验

2019年高考语文之必考的古代节日常识

2019-05-13 18:25:37  来源:网络整理

  2019年高考语文之可能会考的古代节日常识!高中三年的时光过的很快,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好多的文学常识是需要记忆的,我们来看看吧~小编给大家了这部分的知识点,高考必胜!下面是2019年高考语文之可能会考的古代节日常识!同学们冲刺高考,加油!

 

 

想要了解2019年北京高诊断卷的相关资料,请点击加入【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员“小康康”索取!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学习资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关消息,请持题目,续关注!

 

 

  高考语文之古汉语特殊句式(一)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论》)


  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孔子世家》)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魏公子列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5)用“乃”“诚”“即”“则”“本”“素”“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魏公子列传》)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⑤臣本布衣。 (《出师表》)


  ⑥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


  (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5)无标志被动句。


  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为意念上的被动。


  ①屈原放逐,著《离骚》。(《太史公自序》)


  ②洎牧以谗诛。 (《六国论》)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与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


  高考语文之古汉语特殊句式(二)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人之不我信也。 (《孔子世家》)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③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秦始皇本纪》)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进,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a.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b.何泣也? (《魏公子列传》)


  c.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魏公子列传》)


  ②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a.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b.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自序》)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介词“以”的宾语无条件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秦始皇本纪》)


  ②予一以贯之。 (《孔子世家》)


  ③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何功之有哉?(《魏公子列传》)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④唯长终是图。(《鲁周公世家》)


  ⑤唯利是图、唯贤是用、唯才是举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


  四、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谓语的省略。


  ①专以射为戏,竟死(都是如此)。 (《李将军列传》)


  ②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认为)各有差。 (《淮阴侯列传》)


  (3)动词宾语的省略。


  ①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啖(之)以利。(《高祖本纪》)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欲以(之,指泾水)溉田。(《河渠书》)


  (5)介词的省略。


  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②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于)泰山。(《太史公自序》)


  高考语文之古汉语特殊句式(三)


  五、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六、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格式一: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格式二: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格式三: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格式四: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格式五: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七、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状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相关推荐: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之阅读理解

       2019年高考语文背诵古诗文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之散文答题技巧

 

 

  爱智康高中教育频道为大家分享的2019年高考语文之可能会考的古代节日常识到这里就结束啦,有关北京高考考前辅导及考后规划的课程,请直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2019年高考距离大家越来越近,同学们一定要把握现在,有困难克服一下,拿个好成绩。

文章下长方图-高三一轮复习史地政资料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寒假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