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

课程咨询: 400-810-2680

预约高中1对1精品课程(面授/在线),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 马上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城市

  • 上海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北京学而思1对1 > 高中教育 > 高三期中 > 正文
内容页banner-1对1体验

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卷

2019-08-24 18:17:40  来源:网络整理

  福利资料包大放送_北京高一高二高三期中试题及答案打包领取

 

 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题!高三是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历史学习中,做练题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小编下面为大家带来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希望对同学们提供帮助。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北京通州发现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在胡各庄村发掘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排列有序,组合多样。在后北营村出土的骨质算筹多达26支,是古人计数的工具;还出土了一种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瓮棺葬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路线
       ②周秦至汉代的早期数学工具
       ③当地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
       ④京杭运河开通后通州的城市特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从考古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发现考古“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而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末期,经隋朝和元朝两次扩展后完工,两者时间不吻合,故④不能选,用排除法可以选A。
       2.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较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A. 周王“授土”“授民”
       B.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
       【详解】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措施符合“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符合材料“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较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故选B。
       3.据汉简记载,按照规定,酒泉郡沙头县县长出行,随从需自备食物,县长夫人的饭钱则要自理。这体现了
       A. 封国制度的实施
       B. 行政管理的细密
       C. 察举制度的完善
       D. 刺史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材料获取信息,涉及了分封制,察举制和刺史制度。
       【详解】根据材料“酒泉郡沙头县县长出行”涉及的是郡县制,故排除A。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材料“酒泉郡沙头县县长出行,随从需自备食物,县长夫人的饭钱则要自理。”可见是指行政管理制度,故选B。
      二、 (24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逌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劢下,粮食生产也逌步被纳入市场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秱劢。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发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不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材料二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进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丏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8分)
       材料三 西南、西北各省的农业,1937年以前曾长期处于封闭和落后的状态。这些区域,在东南沿海农业主产区相继沦陷后,成了后方军民衣食所寄和易货偿债物资所出的根据地。国民政府颁布“九省荒地开垦计划”、“非常时期难民秱垦规则”,组织开荒,促进省营、县营及民营垦殖,鼓励华侨从事垦殖。提倡扩种冬作物和夏季杂粮,推广双季稻、再生稻,限种烟草等。这些措施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推行。如在“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中规定:“土地之使用,应叐国家之限制,政府并得依国计民生之需要,限定私有农地之耕作种类。”战时强制性推行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后方农村的土地利用率,改发沿袭已久的耕作习惯,增加粮食产量有直接的效益。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对当时“西南、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进行解读。(6分)
       【要求:对历史材料进行深入地理解和阐释,史论结合,语句通顺,符合逻辑。】
       由于篇幅原因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小编就暂时分享到这里,点击下方的链接即可获得完整版。
 

点击领取2016-2018北京各学校高一高二高三上学期期中诊断试题及答案:https://jinshuju.net/f/huvH7g

       想要了解【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题】的相关资料,请点击加入【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 ,并直接向管理员“小康康”索取!爱智康高中交流福利群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学习资料,高中以及高考政策等相关消息,请持题目,续关注!

       以上就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朝阳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希望对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大家如果在学习中有什么疑问,欢迎拨打爱智康免费电话:!那里有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解答。

      编辑推荐

文章下长方图-高三一轮复习史地政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立即领取中小学热门学习资料
*我们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电话联系
侧边图-寒假1对1